顏色
國際市場上,一般鮮紅色、鮮藍色的碧璽價格最高,紅綠雙色和玫瑰紅色、翠綠色的碧璽也非常受市場歡迎,價格較高。在選擇鑲嵌碧璽首飾中,顏色均勻艷麗為好;在項鏈和手鏈中則以顏色豐富為佳,每粒珠子的顏色可以不同,搭配出紅、黃、藍、綠、紫等多種色彩;其中潘多拉的顏色比較豐富,而較為有價值的是在同一碧璽上有兩種或多種顏色出現,即雙色碧璽或多色碧璽,以及內紅外綠的西瓜碧璽也較為珍貴;另外,碧璽貓眼屬于碧璽中的上品。
藍色碧璽(Indicolite):淺藍色至深藍色碧璽的總稱。藍色碧璽由于較為罕見,現已成為碧璽中價值最高的色種。藍色碧璽產于俄羅斯西伯利亞風化花崗巖的黃粘土中,巴西、馬達加斯加和美國也均有 。
紅色碧璽(Rubellite):粉紅至紅色碧璽的總稱。紅色是碧璽以紫紅色和玫瑰紅色最佳,有紅碧璽之稱,在中國有“孩兒面”的叫法。但自然界以棕褐、褐紅、深紅色等產出的較多,色調變化較大。同時,碧璽的比重會隨顏色而變化;深紅的比重大于粉紅色的。
棕色碧璽(Dravite):顏色較深,富含化學元素鎂。棕色碧璽多產自斯里蘭卡、北美洲的三國、巴西和澳大利亞。(棕色電氣石的英文名稱源于奧地利的德雷韋地區。)
無色碧璽(Achroite):無色碧璽十分稀有,僅在馬達加斯加和美國加利福尼亞有少量的產量。需要注意的是,市場上有一些無色碧璽是由粉紅色碧璽加熱淡化后制成的。(無色碧璽的英文名稱源于古希臘語“achroos”,無色的意思)
綠色碧璽(Green Tourmaline):綠色和黃色碧璽是所有碧璽顏色變種中最普遍的,因此價值也遜于藍色及紅色碧璽。綠色碧璽多產于巴西、坦桑尼亞和納米比亞,而黃色的則分布在斯里蘭卡。
多色碧璽:由于碧璽色帶十分發育,常在一個晶體上出現紅色、綠色的二色色帶或三色色帶。常見的有紅綠相間的寶石,普遍稱為“西瓜碧璽”(Watermelon Tourmaline),深受收藏家和消費者的喜愛。
透明度
挑選碧璽要求晶瑩剔透,越透明質量越好,不要有明顯霧感或不透明。
成色。碧璽以紅色、藍色、綠色較為名貴。在選擇鑲嵌碧璽首飾中,以紅色、藍色、綠色為好,要求顏色均勻艷麗;在項鏈和手鏈中則以顏色豐富為佳,每粒珠子的顏色可以不同,搭配出紅、黃、藍、綠、紫等多種色彩;碧璽的顏色比較豐富,而較為有價值的是在同一碧璽上有兩種或多種顏色出現,即雙色碧璽或多色碧璽,以及內紅外綠的西瓜碧璽也較為珍貴;另外,碧璽貓眼屬于碧璽中的上品。
純凈程度。碧璽性質比較脆,容易產生裂隙,同時內部會含有大量包裹體,大量的裂隙和包裹體的存在,會影響碧璽的透明度、顏色和火彩,而內部十分純凈的碧璽也比較難得,屬于上品。在挑選時,盡量挑選內部干凈的。
凈度
碧璽凈度:與挑選其他鉆石或者紅藍寶相同,碧璽的凈度越高,價值就越高,碧璽性質比較脆,容易產生裂隙,內部會含有大量包裹體,大量的裂隙和包裹體的存在,會影響碧璽的透明度、顏色和火彩,而內部十分純凈的碧璽也比較難得,屬于上品。
一些碧璽的掛件、珠串和雕刻件上面,由于其內部冰裂紋多,通透性差,商家會通過注膠處理手段提高它的通透度,遮掩一些裂紋和雜質!所以當你以低價買到高凈度的碧璽時就要千萬注意了!有可能是注膠!
切工
碧璽的切工是指它的切磨比率的精確性和修飾完工后的完美性。碧璽的形狀設計,首先要根據原石的解理、品質、重量,應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石的重量,以最好狀態來解剖原石結構;而且要保證碧璽切割后色彩的還原,呈現出最漂亮的顏色,再用最優方法去處理原石瑕疵,從而設計出最佳的碧璽形狀。不同的首飾跟不同的碧璽配合搭配不同的切工,但是跟鉆石不同,碧璽的價格受碧璽切工的影響不大。 比如,一些有貓眼效果的碧璽,如何使其充分地顯現出它的特殊效果是非常重要的。好的切工應盡可能地展現碧璽的亮度和火彩。
重量
與鉆石一樣,碧璽重量以克拉計算。在其他條件近似的情況下,隨著碧璽重量的增大,其價值呈幾何級數增長;重量相同的碧璽,會因色澤、凈度、切工的不同而價值相差甚遠。